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新闻动态 NEWS 当前位置: ky体育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ky体育单张几百元放大美貌鞠婧祎、刘诗诗带火的“撕拉片”为何成摄影界顶流?
添加时间:2025-05-09

  ky体育“瘦了,奖励自己一组撕拉片”。5月8日,演员林允分享的一组撕拉片成为小红书热点,这已经不是撕拉片的第一次热搜。

  一拍即成像的撕拉片正成为摄影界新晋“顶流”。鞠婧祎、刘诗诗等明星都在社交平台晒过撕拉片,并带动众多年轻人效仿。

  由于撕拉片相纸已经停产,商家们声称“拍一张少一张”,其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原价70元左右的撕拉片相纸,如今在二手平台上最高卖到了3000元,有人称之为摄影界的“纸片茅台”。在照相馆里,拍一次撕拉片要近400元ky体育,且成像效果“开盲盒”,但在不少人看来,能拍下“人生照片”值得体验。如何看待“撕拉片”的走红?

  撕拉片,是一种可剥离即时显影胶片;使用专业的撕拉片相机拍摄后,可以手动将相纸拉出,当场撕开覆膜显影,充满仪式感。由于最早由宝丽来公司生产,所以也被称为波拉片。

  最近,鞠婧祎、刘诗诗、虞书欣、古力娜扎、张凌赫、金靖等一众明星拍摄的撕拉片在网上火爆出圈。拍完当场显影的方式,也被认为少了“中间P图”环节,最能还原明星美貌,成为新的明星美貌营销神器。除了“原图直出”,还有不少明星晒出撕拉片的拍摄花絮视频,向网友介绍其玩法。

  撕拉片突然被娱乐圈炒火,摄影人强尼并不算太意外。“每一次撕拉片的风行,都与明星效应有关。这不是撕拉片第一次火起来。从最早安迪·沃霍尔用big shot拍摄,到周润发在片场用宝丽来110B拍摄撕拉片,在我玩摄影的时间里,撕拉片火了有3到4次。”

  “‘撕拉片’有点类似于拍立得,两者相同的是在拍摄完成后都有一小段等待成像的时间,区别在于撕拉片多了一个手动将相纸拉出的步骤。”摄影师余儒文说。

  2006年,强尼在国外上学,第一次接触到撕拉片,“那个年代LOMO在香港和国外很流行,我也算是赶了个风潮,使用了‘Holga相机+撕拉片后背’的组合”。他介绍,相对于宝丽来来说,撕拉片是最早出现的即时显影产品,此后的拍立得吐片属于后期产品。“这种规格的撕拉片,早期多是用作试片测试。”他说,单纯从成像的质感来说,撕拉片会更加真实,也更加还原,“在没有数码相机的时候,因为胶片冲洗时效问题,正式拍摄前,大多会先拍一张撕拉片,看看整体的布景和布光情况”。

  据悉,作为主要生产厂家的宝丽来和富士,分别于2008年和2016年宣布停产撕拉片,也给这种相纸带来“绝版限量”的价值光环。一位自媒体博主晒出自己在线下拍摄撕拉片的过程,拍摄前店家特地强调,所使用的相纸是2018年最末期的,“欧阳娜娜去巴黎拍的同一批”。这也带给被拍摄者拥有“明星同款”的兴奋。

  强尼给记者出示了他2015年购买的撕拉片相纸价格,当时一盒FP-100c的售价仅67元。但最近如果在闲鱼等二手网站搜索撕拉片,会发现一盒撕拉片的价格已经炒到了数百乃至数千元不等。尽管都是“过期”胶片,但撕拉片的价格仍与其保质期有关。在二手网站上,一盒2015年8月到期的撕拉片FP-100c,售价为1500元。而一盒2018年10月到期的撕拉片FP-100c,有卖家则开出了2400元的高价。至于低于千元价格的FP-100c,可能早在2007年4月就过期了。

  余儒文认为,最近撕拉片相纸的二手市场价格飙升由市场的供需关系所决定,“撕拉片是一种摄影耗材,尤其是在已经停产多年的情况下,热度的回归自然会推动价格走高。”

  “除了明星带动外,撕拉片这次火起来,应该也与它成像质量好,能即时成像等特点有关。”胶片摄影爱好者小张分析,早就停产的撕拉片ky体育,由于商家宣传的“拍一张少一张”,也会吸引一些人去体验并使用撕拉片,“撕开瞬间还有一种仪式感”。他认为,胶片的溢价存在多种原因,比如原材料涨价、制造商停产、经销商囤货炒作,甚至关税因素,“胶片不是固定定价的东西,如果是我特别喜欢的胶片,尽管存在溢价,我还是会考虑购买,只是会更谨慎、更少拍摄。”

  在强尼看来,由于撕拉片已经停产了,所以商家所宣传的“拍一张少一张”确实没有错。“当时停产前我就买了一批慢慢拍,如果密封做得好,合理保存下,胶片可以保存足够长的时间。”他认为,如果有消费能力,可以去体验一下撕拉片,但现在的价格其实已经极大地超越了其实际价值。“每次撕拉片的流行都是一股风,吹吹就淡了。这次或许会更明显,因为价格太贵了。”

  如今,在照相馆拍摄一张撕拉片价格普遍在300元朝上ky体育,且仅有一次机会、不能修片,但吸引不少追逐潮流的年轻人体验ky体育。有网友认为,拍一次绝版撕拉片,记录下不可复制的瞬间,体验“撕拉”过程中揭幕一般的激动心情,会带来难忘的人生体验。而且,撕拉片需要等待显影,成像效果受温度、湿度影响,过程如同“开盲盒”,这种不确定性也增加了用户的期待感。

  在撕拉片爆火的同时,不少被高价“劝退”的网友,则开始探索手动调色,用数码照片修出“仿撕拉片”的效果,社交媒体上也因此多了很多网友分享的攻略和调色教程。“撕拉片火了,可能也是因为大家看烦了过度精修的图,渴望看到一些线后”夏雪玫看来,“线下拍摄一张撕拉片价格相对较高,体验过拍立得的不一定要追赶这个风潮,目测不久后AI工具就要出撕拉片效果。”

  余儒文认为,复古的撕拉片突然在年轻人中走红,在于它能去追求、感受摄影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也回归了摄影的本质:定格美好的瞬间,冲印出来珍藏。“撕拉片属于一种即时成像的胶片摄影,从技术而言,它几乎没有后期处理的空间。在今天数码后期主流的大环境下,撕拉片的回归也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现象。它让人能够记录真实的自己,面对真实的自己。”

  不过,从摄影艺术的角度,他表示自己并不太可能去尝试撕拉片。“撕拉片更适用于情怀摄影,它不符合我的摄影需求,特别我对于抓拍和自然表现力要求极高。”2022年开始,余儒文与妻子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创作了一系列艺术摄影作品,既是为妻子圆梦,也在开拓自己的创作选题。为了拍出理想画面,拍摄时需要带上三台索尼相机,包括定焦、变焦的六个镜头在乐园中行走。

  “在拍摄时,我们彼此享受着拍摄中的每一个过程,包括最初的策划,中期的服装准备、妆造的落实,后期的拍摄输出等。”在他看来,享受拍摄过程很重要,这也与当下许多年轻人对撕拉片的青睐不谋而合。“撕拉片在网络上兴起,让普罗大众能从中感受一次摄影诞生的过程,这是非常好的ky体育。现代生活中需要有这样能让人‘享受过程’的热度,而不只是注重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