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新闻动态 NEWS 当前位置: ky体育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ky体育新华社必出神图的决心丨为国家画像为时代写真就是我们必出神图的决心!
添加时间:2025-09-09

  ky体育此次新华社摄影记者们拍摄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图片引起网友们热烈反响。大家都很好奇ky体育,新华社播发的这些“神图”都是怎样拍摄出来的。最终,我们请来了此次这些“神图”创作者团队的“架构师”ky体育,请他深度揭秘“神图”诞生的全过程。

  这场报道,新华社在前方投入了150名摄影记者,部署在90多个摄影点位上。前期我们通过实地勘察,结合卫星地图和三维仿真地形系统,对每个点位的拍摄效果做了精确推演。

  在纪念活动现场区域,新华社规划了60多个摄影点位,分布在城楼、广场、长安街沿线等位置,这其中包括很多特殊的点位,比如在长安街沿线停放了三台消防云梯车,用于实现高空拍摄;在长安街中线地面安装遥控相机,用于拍摄装甲车从镜头上驶过的冲击力视角;在战斗机上安装自动拍摄的运动相机,从飞行员的视角记录空中受阅梯队。

  新华社记者曹灿(左一)、徐子鉴(右二)在新闻先导车上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明 摄

  之所以要规划这么多个点位,就是要对纪念活动做全流程无死角的覆盖拍摄,确保不漏掉任何有价值的瞬间。真正做到,大家想要看什么,我们就有什么;大家没想到能看到的角度,我们也有!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左一)、潘昱龙(右三)ky体育、杨磊(右一)在东华表铁架上拍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新华社记者张领、郭昱、孙非(左至右)在人民大会堂东北侧消防云梯车上拍摄。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在活动区域以外,我们还在北京城市侧,规划了20多个点位,包括建筑物高点、地标性场所以及公园、体育场、车站、胡同等地方。目的是除了要记录好纪念活动本身,还要用照片讲好北京这座城市和这场盛大活动的关系,讲好老百姓今天的生活和80年前那场伟大胜利的关系。

  新华社记者那宇奇在国贸三期82层云顶平台南侧拍摄。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

  这次新华社在后方投入了100多名图片编辑,前后方200多人的大兵团作战,就像运转一条庞大的工业生产线。要想生产线运转流畅,就需要编入一套科学程序。我们按照“照片即拍即传+前置挑片编辑+新媒体端口优先呈现+传统图片线路稿件审签”的流程,在新华社新闻大厦里搭建起后方发稿中心,同时在城楼上,搭建了时政图片编辑席。

  前方记者拍摄到照片后,只需点击相机上的传送键,照片就会通过已接入相机的网络,几秒钟内传输到编辑部“挑片编辑”电脑里。一名挑片编辑要负责处理多个点位回传的照片,对海量照片完成筛选后,结合照片的新闻价值、美学价值,用软件对照片做编辑处理。之后照片就会进入到新媒体产品编辑手里,完成文案包装、整合加工后,第一时间呈现在大家的手机屏幕上。照片也会同步到传统图片稿件编辑的电脑中,完成编审流程后,提供给其他媒体用户使用。

  分布于90多个摄影点位的150名记者ky体育,传回了1万7千多张照片。这些照片再经过编辑的精挑细选,用心编辑,最终播发出2500多张照片。这就是新华社“有图必应”ky体育,“宠粉”的底气。

  我们经过三次彩排演练和多次复盘,对摄影点位的规划已经精确到了公分级别。摄影记者对于在什么时段,该用什么镜头焦段、搭配什么曝光参数,已经形成肌肉记忆了。图片编辑对于照片的加工处理,尤其是照片的风格调性,已经形成了标准化的输出。这种标准化的风格调性,就是大气方正、就是东方美学。

  这次报道,很多点位的记者,拍下了引发全网共鸣的经典作品,比如敬礼老兵与受阅部队同框的照片,和平鸽与国徽同框的照片,天坛与战斗机同框的照片。这些都是记者通过他的镜头语言,来表达思想,来传递价值。这些照片的经典性和思想性,正是新华社国家摄影队的气质。

  为国家画像,为时代写真。在这场历史性的纪念活动中,我们所记录下的每一个瞬间,都将成为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注脚。而这,正是我们必出神图的决心。